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贸易动态  > 正文

“公知女神”柴静:刁钻采访被丁院士怒怼,赴美产子后过得如何?

日期:2023-08-19 09:47:19 来源:随波侃旧

一个曾“冒死”在前线采访非典病人的新闻记者,一个深入调查真相的主持人,一个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立场质疑爱国院士的“公知”,一个打着环保幌子实际想要斩断中国发展之路的心怀叵测之人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这,都是柴静,柴静的人生之路,显示的是复杂的人性与人心。

一路走向巅峰

2022年1月初,有人在某餐厅偶遇柴静,正在和友人交谈的她,面容憔悴、眼神中透着疲惫,昔日人们印象中那个面容坚定、目光锐利的央视女记者已经一去不复返。

25岁进入央视,她说自己当时不过是“临时工”,可,能踏进国家最高电视台的人,哪个不是天之骄子?

1976年,山西省临汾市,做医生的父亲和当教师的母亲,抱着刚出生的柴静亲了又亲,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。

柴静自小住在祖上传下来的大宅子里,这宅子据说有300年的历史,宅子里出过很多读书人,柴静的曾祖父就是一名秀才。

书香门第的柴家憋屈在黄土高原,家乡在柴静的记忆中永远都是“灰头土脸”的,唯有天空中云卷云舒带来一丝遥远而缥缈的诗意。上了初中,柴静迷上了听广播,她产生了做一名主持人的想法。

但这个想法和天空的云一样太过缥缈,初中毕业后,她选择了去湖南长沙中专就读财会专业。

1995年,天空中的那朵云突然实打实地落在到柴静脚下,中专毕业不久,恰逢湖南广播电视总台要成立文艺台,柴静携带一封长信,前去应聘主持人。

文艺台负责人看到了她自小立志做主持人的心愿,同时也认为她的气质符合文艺台的风格,19岁的柴静如愿成为文艺广播电台主持人,主持名为《夜色温柔》的晚间节目。

此后三年,柴静温柔的声音陪伴无数湖南人度过难眠之夜,节目火了,主持人也火了,柴静却选择了离开。

当时湖南卫视凭借娱乐和情感类节目火遍全国,柴静不甘心一直做电台主持人,她想进电视台。

1998年,柴静赴中国传媒大学进修,从电视编辑专业学成归来后,进入湖南卫视主持访谈类节目《新青年》。

2000年,中央台著名电视人陈虻偶尔看到柴静的节目,他眼前一亮,当即找到柴静的电话,他们相约见面,攀谈中柴静坦率回答她更关注新闻中的人,这话引起了陈虻的兴趣,他看了柴静许久,请她加入央视。

2001年10月,柴静出现在央视《东方时空》节目中,担任新栏目《时空连线》的主持人。

《夜色温柔》和《新青年》走的都是文艺路线,主持《新青年》的时候,柴静每月录一次节目,录完拿现金,没有体制束缚,很是自在。

《时空连线》是严肃的新闻调查和采访,陈虻着重要求新闻的深度和广度。为了达到要求,柴静没有了自在,每次正式连线前,她都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下100多个问题,挨个打电话联络被采访者,每个电话时长40分钟。

录好节目,片子交上去,陈虻驳回,重录。采访稿,写了一遍又一遍,片子,录了一次又一次。柴静几乎每天都大半夜往家走,好心的摄像大哥送她回家,鼓励她要加油。柴静困在挫败中,怀疑自己是个“扶不起的阿斗”。

在《时空连线》两年的历练中,柴静在陈虻的点拨一点点改变。她的节目风格变了,从单一的尖锐冷酷转变为多样化,针对不同的采访对方,使用不同的采访方式。

态度温柔,问题尖锐具有杀伤力;理性中夹杂着感性;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,力求将呈现出最真实的新闻;看似平淡、质朴,实则层层剖析,具有丰厚的深度和广度。

2003年2月,新疆大地震,柴静在喀什采用陈虻的方法“用皮肤感受新闻”,为死者诵经的阿訇、废墟下的课本、死去5位亲人的村支书……细节打动人心,这期节目,她得到了表扬,领导说她的节目“终于有了人味儿。”

4月,柴静进入《新闻调查》,她独自带着麦走进病房,采访非典病人,从死亡的恐惧中感知生命的暖意,节目舆论反响强烈,其中一期名为“非典阻击战”的节目,收视率高达5.74%,意味着有超过7千万人观看。

“冒死”采访让柴静得到了观众的认可,这一年她得了奖,“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”。

从2003年开始,柴静开始有了知名度,2006年,央视以她的名字推出的《柴静两会观察》成为每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闻频道的品牌栏目。有了央视大平台的力推,柴静一步步走向事业巅峰。

2009年,柴静成为《面对面》节目主持人,面对导演张艺谋、赌王马洪刚等社会知名人士,柴静坚持一贯理性且中立的采访风格,在采访中以朋友的姿态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。

她能在看似和风细雨的温柔状态下,说出被采访者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话语,她的采访被观众评价“走心”。

2011年8月,全方位事件、人物调查类节目《看见》重磅出世,柴静在节目中走进社会弱势群体,罹患尘肺病的矿工、相约集体自杀的小学生、因家暴奋起反击杀了丈夫的女人……

《看见》为百姓发声,柴静成了大众心目中仗义执言的“央视最美女记者”,2013年,柴静发布同名新书《看见》,书籍火遍全国,成为当年度最畅销书籍。

“公知女神”柴静坐在神坛上,接受着同行的赞誉,大众的仰视,她拥有无数“铁粉”,她是国内知名新闻媒体人。

这一年,坐在神坛上的柴静低调成婚,不久,《看见》节目停播,有孕在身的柴静产生了离职的想法。

10月,曝出柴静在美产子的新闻,一向以爱国、为百姓发声的形象出现在屏幕的柴静,特地赴美生下美国公民,这让她备受质疑,公众开始怀疑她的“爱国心”。

在一系列事件的推动下,2014年初,柴静宣布从央视离职,假如她从此远离大众,低调生活,想必此后也不会引起如此之大的质疑。

备受质疑的“公知”

可是,柴静没有,离开央视后,她一直在筹备一部纪录片。

2015年2月28日,柴静的纪录片《穹顶之下》公开发布,一时间,几乎全网大小媒体都转发了这部片子,上线仅一天,点击量就突破599万。

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《穹顶之下》,都在谈论柴静。一夜之间,人们对柴静的质疑之声烟消云散,毕竟柴静在纪录片中讲,她去美国生孩子,是因为孩子未出世得了良性肿瘤,必须要在出生后做手术,善良的大众原谅了一个母亲的良苦用心。

就在柴静又一次站在舆论巅峰时,可是,就在次日舆论的风向标转了向。

有网友看到《穹顶之下》,看到柴静谈论环保问题,想到她曾在2010年初的《面对面》节目中就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所做的一期节目,于是就从央视网找到这期访谈节目,发布到网上。

一石激起千层浪,这期访谈节目成了《穹顶之下》的滑铁卢。

大众通过往期的节目看到了柴静鲜为人知的一面,全网集中火力攻击柴静,处在风口浪尖中《穹顶之下》在短短几天内,从点击量数百万的火红纪录片沦为笑柄,既而被下架。

大众的怒火不是空穴来风,从2010年那期访谈节目开始,柴静就表现出来了不太正常的立场。

2009年12月,各国气候专家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,为期11天的会议唇枪舌战、硝烟弥漫,最终因各国间的巨大分歧,由联合国气候专门委员会(简称IPCC)提出的二氧化碳减排计划并未获得通过。

2010年初,柴静就此次会议专访北大物理学院教授钱维宏、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。

采访中,致力于全球气候研究的钱维宏教授,根据多年来的研究数据,提出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之间并无关系。

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,做为一个媒体人,柴静已经开始脱离中立,站在钱维宏的对立面,反对钱维宏的研究理论。

整个采访过程中她一直在反问,“您这么确定?”“您做这项研究是为了推翻IPCC的结论吗?”

钱维宏教授是一位儒雅的学者,面对柴静明显偏移的立场,他并没有直接反驳。

但丁仲礼副院长可就没这么客气了,这段采访也成为此后引爆柴静舆论战的导火索。

柴静在采访中,明显支持西方国家提出的对发展中国家极其不公平的碳排放指标——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是发展中国家的2.3倍。

她4次反对丁仲礼所主张的按人均计算碳排放,支持西方提出的按国家计算,此时,丁仲礼反问:“中国是不是人?为什么同样是人,中国人就应该少排?”

面对问题,柴静避而不谈,她开始想尽办法让丁仲礼改变说法,“您现在是在直接指责IPCC?”“您的措辞激烈,这合适吗?”“您为什么要对气候谈判做政治解读?”

她甚至提出,“有些人认为科学家不能以国家利益为前提,而应为人类共同利益。”

丁仲礼直面问题,坚持站在爱国立场,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,难道不是人类的利益吗?”

在这次采访中,柴静有意无意地凭借直觉和片面的认知,断章取义地以一种代表全人类的公知态度质疑专业领域科学家。

时隔4年,在《穹顶之下》中,柴静更是将这种公知态度放大数倍。

纪录片开篇提出2013年北京雾霾严重,而那一年她的孩子在娘胎里就得了肿瘤,这种典型无关事例并列,自然会让人将孩子生病与雾霾联系到一起,但孩子生病难道不是和柴静烟不离手关系更大?

此后她援引一些明显有失偏颇的数据、图片,刻意放大雾霾对中国影响之大,将矛头影响煤炭、石油,最终对准国企和国企垄断开火。

所以,按照柴静的理论,煤炭、石油企业私有化能解决雾霾问题?

可笑之至,说这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。

在纪录片最后柴静感谢了很多人对记录片的大力支持,其中包括“美国福特基金会”,这家基金会也是《穹顶之下》的主要赞助商,这是一家非政府组织,也就是“NGO”。

所有的一切不言自明,柴静在西方NGO的支持下,采用不科学、片面的、不真实的画面和说辞,以大众关注度较高的雾霾为切入口想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,这也是《穹顶之下》被下架的主要原因。

《穹顶之下》下架后,柴静度淡出公众视线,此后有人拍到宣传环保的她,在国外开着大排量汽车招摇过市。

此后,柴静一家选择移居美国,她专心照顾家人,再未出现在公众视线中。

NGO花了钱,却没得到预期的效果,柴静的个人信用在中国濒于破产,对NGO而言,她也没有了利用价值。

如今,柴静低调生活,属于她和NGO的双向选择。

现在,“公知”一词已经从褒义词变为贬义词,“公知女神”柴静已然成了大众嘲讽的对象。

那些在大城市,尤其在发达国家待久了人,看中国哪儿都不顺眼,他们看不到中国的三北防护林、看不到一年比一年少的沙尘暴,一次雾霾就足以让公知们歪了思想,成为被NGO利用的对象。

从勇敢无畏到立场偏移,从敢于直言的媒体人沦为万众嘲讽的公知,柴静的隐退背后藏着普罗大众无法察觉的真相。

2022年,被路人拍到的柴静看似再无锋芒,俨然变成了普通中年女人,完全不同于以往镜头下的状态,柴静,泯然于众人矣。

参考文献

1、中国新闻网:《柴静赴美产子再遭质疑 采访方式曾引业内讨论》

2、央视网:《“非典前线”的女记者——柴静》

标签:

推荐